1. <tt id="89drp"></tt>
            1. 
              
              <source id="89drp"></source>
              <source id="89drp"></source>
            2. 天緣知識 > 百科 > 正文

              昆侖山在哪里(昆侖山在哪里啊)

              2024-01-28 02:18 來源:天緣知識 點擊:

              昆侖山在哪里(昆侖山在哪里啊)

              昆侖山,是一座擁有非凡意義的大山。由于昆侖山是黃帝、西王母等眾多史前傳說人物生活的地方,因此被譽為“萬山之祖”,古人將昆侖山稱為“龍脈之祖”。關于昆侖山的早期記載,出現在《山海經》《禹貢》《穆天子傳》等古籍之中,但是由于文獻資料較少,人們已經很難考證出昆侖山到底在哪里了。本文就結合多種資料,來探究下昆侖山的具體位置。

              一,黃河發源于昆侖山

              目前,有關昆侖山最早的記載當是《山海經》。山海經,將整個華夏分為了東、西、南、北、中五部分,除了中部之外,其他四個方向都有山經、海內經、海外經和大荒經三部分。實際上,三部分都是從不同角度對一個區域進行秒速。從目前《西山經》記載的河流來看,《西山經》的區域大致位于中國的西北地區,包括陜西、寧夏、青海、甘肅和新疆部分地區。如此來看,《海內西經》《海外西經》《大荒西經》的內容基本也在這個區域。

              《山海經》中有關昆侖山的記載有幾處,基本集中在《西山經》《海內西經》和《大荒西經》中。其中《西山經》對中國西北的山脈、河流進行了大致的描述和定為,其中西次一經是講的秦嶺,因為這里的河流基本都是向北流入渭河,向南流入漢江。西次二經和西次三經是講的鄂爾多斯高原到六盤水一帶的山脈,是渭河、涇河、北洛河的發源地。

              西次三經的內容最多,也最難考證,因為這里的河流只有黃河是現代人能夠考證的。西次三經的山脈呈現東西走向,“

              凡西次三經之首,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狀皆羊身人面。

              ”也就是西次山經一共有23座大山,一共6700多里(先秦兩漢一里為415米),如此則相當于2800公里。當然,這里不能算直線距離,畢竟古人測量距離并非直線。而現代意義上的昆侖山為2500公里,是不是非常接近呢?

              青藏高原的山脈圖

              西次三經記載的名山,除了昆侖山之外,還有

              崇吾山、不周山、玉山、軒轅丘、積石山、三危山、天山等

              。這些大山是從東到西的方向排列,昆侖山位于玉山以西,積石山以東。這些大山流傳著大量的神話傳說,而這些神話傳說基本都和黃帝有關,可見黃帝早期是活動在西北地區的。

              以上的大山還有一些信息來幫助我們來定為西次三經的大概位置。首先,西次三經的最東邊一座山為崇吾之山,關于此山的位置,文中提到“

              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之澤,西望帝之捕獸之丘,東望?淵。

              ”以上的地名中,幾乎都不可靠,唯有“在河之南”有參考價值,也就是在黃河之南。先秦之人將河流叫做水,黃河之名就是河水,在河之南就是在黃河之南。如此,我們可以猜測此山在甘肅、青海黃河以南地區。

              巴顏喀拉山:黃河的源頭

              昆侖山在崇吾山以西2710里,大約是1124公里。昆侖山為什么重要,因為它不僅是黃帝的活動區域,還是黃河發源的地方。原文寫道“

              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無達。

              赤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墨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大桿。”也就是昆侖山有四大河流發源,分別是黃河、赤水、洋水、黑水,目前只有黃河可考

              現在的黃河發源于巴顏喀拉山,也屬于昆侖山的支脈。但是,問題不會如此簡單,古人在很長一段時間根本不知道黃河發源于哪里,因此形成了許多猜測。

              二,漢朝人為什么認為黃河發源于西域?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13年后,張騫回到長安,向漢武帝匯報了西域的見聞。于是,中原人開始了解西域這個新的地區,其中就有關于黃河源頭的信息,很快人們就相信黃河發源于西域了。前115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漢朝使者又在西域考察了黃河源的情況,這些地理認知被記載在司馬遷的《史記》中。

              于闐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國。……鹽澤去長安可五千里。

              而漢使窮河源,河源出于闐,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昆侖云。

              最后漢武帝根據古書的記載,將黃河之源的山定名為昆侖山,也就是于闐南部的大山,這就是現代昆侖山的來源。然而,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大誤會,因為西域的河,并非黃河,而是塔里木河。

              西域人將塔里木河和黃河混淆了,然后又誤導了張騫等漢朝使者。不過漢朝人卻相信了,他們認為黃河發源于于闐南山,然后向西流,在轉而向東流入羅布泊,接著形成暗河從地下涌入了甘肅黃河。

              有人猜測漢武帝看的古書是《山海經》,然而《山海經》的成書年代比漢武帝更晚,甚至黃河發源于西域的地理觀念還影響到了《山海經》的內容。西次三經中的第二座山為不周山,其原文寫到“不周之山……東望泑澤,

              河水所潛也

              ,其原渾渾泡泡。”也就是說不周山地下有黃河暗流,實際上黃河沒有地下河段,這種說法明顯受到了漢朝地理觀的影響。

              在昆侖山以西2100里(大約871公里)有一座山,名為積石山,傳說是黃河冒出來的地方,原文寫道“

              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

              ”,也就是黃河從這里冒出來,然后向西流。《禹貢》也認為大禹治水,就是從積石山開始的。注意,這里的積石山位于昆侖山以西,并非現代的積石山。

              北朝的時期酈道元對積石山的記載感到不可思議,因為當時的人們已經意識到黃河并非發源于西域。我們看塔里木河就明白,塔里木河的上游和田河發源于青藏高原昆侖山北麓,然后向西流到于闐,最后在塔里木盆地西北才轉而向東流,然后流入羅布泊。

              當時的人們在河西走廊并沒有發現黃河到羅布泊的河道,因此人們只能設想黃河從地下又經過不周山低下的暗河流到了甘肅。從地形圖來看,羅布泊到甘肅中間唯一的大山就是祁連山,那么《山海經》中的不周山極有可能是祁連山。另外,新疆的坎兒井也給漢朝人提供了靈感,這才有了黃河形成暗河的設想。

              三,西王母之邦在哪里?

              昆侖山一帶除此有黃帝的傳說之外,還有西王母的傳說。《西山經》寫道“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這座玉山,位于昆侖山以西1120里,在積石山以東780里的地方。《大荒西經》又籠統地說西王母就住在昆侖山一帶。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山海經·大荒西經》

              這里有一座炎火之山,這座山投物輒然。有人認為這座山是祁連山的丹霞地貌,又有人認為是新疆火焰山,但是這些山只是紅色的山,并沒有火,而且達不到“投物輒然”的效果。因此,這座山必定是一座活火山。我就查了查,發現中國西北唯一的活火山,竟然是于田南部昆侖山上的阿什庫勒火山,此火山最后一次噴發是在1951年,這是中國大陸最近一次火山噴發活動。

              偏偏這座火山位于昆侖山上,這難道真的是巧合?點到為止,我們再來說周穆王西征的事情。西晉武帝太康二年(281年),人們在河南汲縣挖掘出了一座戰國時期的墓葬,出土了一批竹簡,包括《竹書紀年》和《穆天子傳》。

              《穆天子傳》記載了西周周穆王西游的傳說,他到達了西戎活動的地區,并和西王母宴飲酬酢。周穆王西行來回一共3.5萬里,也就是1.7萬公里。

              周穆王西行并非走直線,他是從西安出發,然后向東北方向前進,穿越太行山,滹沱河,到達了河套平原。然而沿著黃河的向上游前進,經過寧夏平原,穿越青藏高原或者河西走廊,到達了昆侖山腳下,最終到達了西王母之邦。從地圖上進行簡單的測量,這條線路大概是4600公里,考慮到周穆王西征不可能走直線,7000公里也是可信的。

              周穆王到達的西王母之邦到底在哪里呢?原文提到從宗周到達陽紆之山、河宗氏有3400里,這里大約是河套平原一帶。從陽紆之山向西到達西夏氏,大約2500里,從西夏氏向西到達河首有1500里,從河首向西到達昆侖之丘大概700里,也就是從河套平原到達昆侖山有4700里,大約1950公里。

              然而從昆侖山向西行700里到達赤烏氏,再向東北行300里到達了群玉之山,而西王母之邦距離群玉之山有3000里,也就是從昆侖山到達西王母之邦有4000里(1600公里)。

              考慮到《穆天子傳》的時間在戰國初期,比《山海經》成書更早,其中的昆侖山也在青海一帶。因此,這可能是最早的山海經原型。

              穆王西游線路

              在西王母之邦以北的1900里的地方,有一個地方叫做“西北大曠原”,這里距離鎬京1.4萬里(5810公里),這個西北大曠原,很可能是準噶爾盆地。從西安到準噶爾盆地的直線距離大約是3000公里。

              準噶爾盆地

              如此來說,西王母之邦,當在塔里木盆地。在《穆天子傳》中,西王母和穆王在弇山晏飲,西王母在詩中說“嘉命不遷,我惟帝女”,上古文獻單獨一個帝,一般指黃帝,也就是西王母是黃帝后裔。根據古文獻和考古學發現來看,西域基本都是塞種人,怎么會有黃種人后裔呢?

              然而,西域的確有黃種人國家,那就是婼羌和于闐,位于昆侖山下。《北史·于闐傳》記載:“自高昌以西,諸國等人,深目高鼻。惟此一國,貌不甚胡,頗類華夏。"而婼羌這事古羌人的一支,自然也是黃種人,并且和西周姬姓同出一源。“

              羌,西婼羌,西戎牧羊人也。

              《山海經·西山經》記載西次三經一帶“其神狀皆羊身人面”,羊身人面,恰恰就是古羌人的圖騰象征。古羌人活動于青海一帶,有的向東進入了渭河,發展除了農耕文明。

              而婼羌、于闐,當時翻越昆侖山到達塔里木盆地南邊的一支。因此,許多學者推測西王母之邦就在于闐一帶。如此,昆侖山不正好就是現代的昆侖山了嗎?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到一些結論。昆侖山原本是青海一帶的大山,更多可能是巴顏喀拉山或者阿尼瑪卿山,后來東遷的古羌人天長日久,已經不記不知道黃河源頭的具體位置了,只知道在昆侖山。而北遷到塔里木盆地的婼羌于闐,又將河水的名字帶到了當地。張騫出使西域后,在于闐人口中了解到河水發源于其南部昆侖山,于是就產生了如此誤會。而這樣的信息又影響了《山海經》,最終才形成如此怪異的地理現象。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