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89drp"></tt>
            1. 
              
              <source id="89drp"></source>
              <source id="89drp"></source>
            2. 天緣知識 > 雜談 > 正文

              ?100年前的今天,寧夏,“震”驚世界!

              2024-06-02 07:53 來源:天緣知識 點擊:

              100年前的今天,寧夏,“震”驚世界!

              1920年,12月16日,晚8時6分9秒。

              請記住這個時間。

              一百年前的這一天,寧夏海原大地上,脆弱的土地被撕裂。山搖地動,天空紅光如練,龍卷風猶如萬馬嘶鳴,大地在瘋狂中完全失去自控……

              ▲全文1505字,閱讀約需3分鐘 

              策劃:丁洪孫曉梅 陳寶全

              執行:劉文靜 李振文 劉旭卓 李尚

              此次震害

              殃及陜、甘、寧、青等17個省市區

              方圓面積2萬平方公里

              致27萬余人死亡

              30萬余人受傷!

              (↑極震區某處)

              這場大地震釋放出

              相當于11.2個唐山大地震的震波能量

              當時世界上有96個天文臺

              都記錄到這次地震!

              海原縣地震局和海原縣人民政府編寫的

              《海原大地震1920》

              一書記載

              ↓↓↓

              此次地震震級8.5級,波及17個省市區,有感面積達251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歷史上波及范圍最廣的一次大地震,甚至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地震儀上,也清晰刻畫出了地震波。時稱“寰球大震”。

              而這場自然浩劫

              帶來的余震時間

              竟長達3年!

              很難想象

              那些躲過劫難的親歷人

              是否時刻膽顫心驚

              害怕災難再次襲來!

              (1921年,著名地質學家翁文灝(左)在靜寧考察海原大地震臨時住的帳篷)

              海原縣城西門外,有個“萬人墳”。

              “萬人墳”的碑文記載:這場巨大的災難,造成27萬余人亡歿,海原全縣7.3萬人喪生,占當時全縣人口的59%。

              現任海原縣地震局局長的劉剛今年54歲,他還記得8歲初見這里時的情景。

              “當時我和父親趕集經過,看到部分已經塌陷的地方,裸露出白骨,我還好奇地問父親。”從老一輩人那里聽說過地震情況的父親告訴劉剛,“萬人墳”里,埋葬著海原大地震中遇難的同胞遺體。

              劉剛家震歿的4人,也葬于此。

              2000年,進入地震局工作的劉剛,開始從各處搜集資料,尋找見證人。一幅幅畫面,一行行文字,1920年的那場大地震,變得越來越具象,讓人越看越心痛。

              在他搜集的一份資料中,這樣描述那場災難:地震時巨響震天,大地劇烈搖動,“山崩如瀑布般傾瀉”“平地陷入深谷”“地涌黑水”,強烈的震動持續十多分鐘,城郭鄉村轉眼間消失無蹤。

              (海原海子震湖,是大地震發生時,造成山體滑坡,堵塞河道形成的。地震重塑了這一帶土地的面容,也給二十幾萬鮮活的生命畫上句號。)

              行走在如今的海原,即便不是地質專家,也能分辨出一些100年前大地震留下的痕跡。

              從海原縣城出發,車窗外的遠山間,遍布一條又一條的山溝,就像大山的裂痕。

              海原,這個被眾多科學家一致認為的“歷史地震遺跡博物館”,也讓中國現代地震學,由此發端。

              (1920年海原大地震造成的唐家坡田埂錯動遺跡)

              在地震中

              有一棵被地震撕開的柳樹

              每年都用枝頭的新葉

              向人們示意生命的頑強

              這棵柳樹被稱為“震柳”

              是海原人的精神標簽

              在震后100年里

              它見證了這片大地上人們的生生不息

              震柳位于西安鎮西華山北麓哨馬營村

              因為地震中左旋走滑位移的力量

              其中一株樹干縱向裂為兩半

              如今看這株古柳,軀干撕裂

              底部樹桿中間已經空了

              遠看好像枯朽

              但在夏季,長滿綠葉后

              它卻像團“綠云”一樣,生機勃勃!

              2012年3月14日的《中衛日報》一篇名為《震柳精神興海之魂》的文章,提到1984年全國文物大普查,時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汪一鵬看到被撕裂的古柳后說:“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地震現象,那么大一棵柳樹,把它劈成兩半,而且它錯動的方式反映了地震的一般規律……”

              從此,這棵古柳成為研究地震的活標本,也就被叫做“震柳”了。

              后來,震柳在當地的名氣越來越大,逐漸形成一個文化符號。

              在今天的海原大地

              100年前的那場大地震

              模糊又清晰

              (↑今日的海原)

              模糊是因為

              很難將眼前美麗的海原

              和當年的廢墟聯系起來

              清晰則是因為

              震柳、海原震湖

              大山大地的傷痕依舊清晰

              海原人把對大地震的追憶

              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日的海原)

              2020年

              我們的腳步再次踏上這片土地

              百年之后的這里

              早已是滄桑巨變

              一個個簇新屋頂的村莊、村落里

              一位位當地人明亮的笑容

              與淳厚的言語……

              你會發現

              在這片土地上

              最有力、最堅韌的

              還是人們

              和他們賦予這片土地

              最強大的精神!

              更多、更完整、更豐富內容

              進入《銀川晚報》文化周刊版面

              讓我們一同

                望海原  

              來源: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