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89drp"></tt>
            1. 
              
              <source id="89drp"></source>
              <source id="89drp"></source>
            2. 天緣知識 > 雜談 > 正文

              ?上海黃炎培故居(上海黃炎培紀念館)

              2024-01-16 07:28 來源:天緣知識 點擊:

              上海黃炎培故居(上海黃炎培紀念館)

              上海著名古跡和遺址簡介

              魯迅故居、蔡元培故居、黃炎培故居、宋教仁墓、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等。

              1、魯迅故居

              位于上海市山陰路上的大陸新村9號。這是一座磚木結構,紅磚紅瓦的三層樓房.在此期間,魯迅寫了許多戰斗性雜文,并編輯《譯文》雜志,翻譯《死魂靈》等作品。

              提倡木刻版畫,還編輯整理瞿秋白遺著《海上述林》。1935年致電祝賀工農紅軍勝利到達陜北,1936年初積極參加文學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等等事情。

              2、蔡元培故居

              華山路303弄16號三層住宅一幢是中國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的故居,故居房屋已于1984年被列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簡稱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會址位于上海市興業路76號,是一幢沿街磚木結構一底一樓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樓下客廳舉行。

              4、黃炎培故居

              內史第(黃炎培故居),在上海浦東新區川沙新鎮新川路218號。原為江蘇省川沙廳城王前街“內史第”,清咸豐九年舉人、內閣中書沈樹鏞的住宅。黃炎培故居在第三進內宅樓。

              5、宋教仁墓

              宋教仁墓是民主革命的先驅、中國民主憲政之父、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主要締造者宋教仁先生之墓,建于1924年6月。位于上海市閘北公園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魯迅故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蔡元培故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黃炎培故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宋教仁墓

              上海黃炎培故居多久能游覽完

              對于大部分游客來說,游覽黃炎培故居需要大概1小時,當然也不能排除一小部分速度較快或較慢。請合理的安排好時間,尤其是一天同時游覽多個景點的游客。

              拓展信息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鎮蘭芬堂74弄1號。

              開放時間:9:00-11:00,13:00-15:30,周一閉館。

              上海的名人故居有哪些.doc

              當您駐足南京路,欣賞外灘和黃浦美景,流連于衡山路的小店時,是否曾想過,在當年的十里洋場老上海,孫中山曾揮斥方遒主歷史浮沉,張愛玲也曾倚窗聽風看落葉飄零,魯迅先生的《且介亭》又何以此為名? 蔣介石,孫中山,宋慶齡,魯迅,陳毅,張愛玲,這些曾改寫過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名字,當他們的故居完全呈現在您的眼前,您會不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個摩登城市不是虛無而蒼白的,它與您心中的老北京一樣,有深厚的文化沉淀,也有其獨特的歷史魅力。 上海名人故居多以文人居多,而文人之所以成為名人,是因為他們的作品與行事風格可以代表一個歷史時期的鮮明特色,或憂傷,或壯烈,或輝煌。來吧,跟著我們一起探訪上海名人故居,讓上海耐人尋味的歷史在您的眼前慢慢鋪陳開來…… 孫中山故居(香山路7 號) 上海孫中山故居位于香山路 7 號,為一幢兩層樓歐洲鄉村式小洋房,孫中山先生和夫人宋慶齡于1918 年至1924 年在此居住。其間,孫中山先生在此開展了大量 革命活動,完成了《孫文學說》、《實業計劃》等重要著作;會見過中國共產黨和蘇俄代表,并著手改組國民黨,為第一次國共合作奠定了基礎。1925 年孫中山 先生逝世后,夫人宋慶齡繼續在此居住至1937 年。現故居內的陳設絕大多數是原物原件,并按20 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原樣布置。1961 年3 月4 日故居被國務 院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 年1 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里是孫中山生前最后居住的寓所,亦是孫中山的思想 從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轉變的見證,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發起和醞釀之處。瞻仰故居,眼前的這一切,讓人回想起孫中山先生為追求民主理想、反帝反封建而叱咤風云的一生,讓人無限感嘆與崇敬。 宋慶齡故居(淮海中路1843 號) 宋慶齡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 號為一幢白色的西式小洋樓,周圍是花園和草坪,氣氛優雅脫俗,樓內陳設有宋慶齡生前使用過的物品, 樓下車庫內停放著當年斯大林贈送的蘇聯轎車。這里曾是一位希臘船主建造的私人寓所,作為敵偽產業由國民黨政府沒收歸中央信托局管理,后根據蔣介石手諭,中央信托局"將此屋撥給宋慶齡使用"。宋慶齡于1948 年冬遷居于此。60 年代,宋慶齡因工作需要住在北京。1979 年 12 月到 1980 年 2 月,宋慶齡在這里過完春節后回到北京,這 是她最后一次回上海。宋慶齡于1981 年5 月29 日在北京病逝,享年 88 歲。宋慶齡故居底層是過廳、客廳、餐廳和藏書室。過廳中陳列著林伯渠同志贈送給宋 慶齡的“百鳥朝鳳”石刻擺件,和外國友人贈送的風景油畫。客廳不大,北墻正中懸掛著孫中山的遺像,南墻上一幅 1961 年毛澤東前來看望她時同她親切握手的 留影。在這間客廳里,宋慶齡曾接待過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國國家領導人和眾多外國元首。順著狹窄的木質樓梯走上二樓,進入臥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套罕見的藕荷色藤木家具,這是孫中山、宋慶齡婚后返抵上海,宋耀如夫婦補贈給女兒的嫁妝,以表示長輩對這段婚姻的認可,宋慶齡生前對此格外珍惜。臥室里還可見到孫宋伉儷使用過的古董座鐘,鐘的時刻指向八點十八分,為宋女士逝世的時間。宋慶齡將二樓的盥洗室直接改為打字間,室內既有打字機,又保留了浴缸等盥洗設施,顯示出主人的別出心裁,頗具“后現代氣息”,可見宋慶齡的獨特個性。 毛澤東故居(茂名北路120 弄5-9 號) 毛澤東故居位于茂名北路120 弄5-9 號,是一幢老式的兩層樓磚木結構的石庫門房屋。1924 年 2 月中旬,毛澤東在擔任中共中央局秘書,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執行委員、組織部秘書等職務期間,曾在此居住,現被列入上海市的文物保護單位。房子是毛澤東的朋友--蔡和森與向警予提供的。毛澤東、楊開慧、小孩、毛老夫人毛澤東一家住在一樓,而蔡和森向警予一家住在二樓。一樓,一間是毛澤東和夫人楊開慧的房間,里面有他們平時生活的臘像,毛在寫字臺前奮筆疾書,楊開慧則在床邊陪著孩子們,其樂融融,另一間是毛澤東母親在楊開慧生小孩期間就近照顧時居住的房間,里面擺放著嬰兒床,這種場景幾乎在很多家庭中都可見到,平凡中見真實,不禁讓我們想到毛主席平凡又偉大的一生。 魯迅故居(大陸新村9 號) 位于大陸新村 9 號的魯迅故居是一棟紅磚紅瓦的三層建筑,外形具有他故鄉紹興民間住宅的風格。1933 年4 月 ~ 1936 年10 月19 日魯迅先生居住于此。 1936 年10 月19 日凌晨,魯迅在這里與世長辭。魯迅故居是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人物紀念館,館名由周恩來總理親題。 在這里,魯迅從事了大量創作,翻譯、編輯工作、還組織了“中國自 由運動大同盟”和“左聯”活動,現屋內陳列著主人生前用過的珍貴物品和寫作用具。 魯迅故居按照魯迅生前居住時的情形復原;屋前有小花圃,種植桃樹、紫荊、石榴等花木。底層前間是客廳,中間1 張西餐桌、5 把椅子。沿西墻放有書櫥和瞿秋白留贈的書桌。南窗下是夫人許廣平的縫紉機。靠東墻是兒子海嬰的玩具櫥和小桌椅。后間是餐室,正中1 張方桌,圍著4 把椅子,西北墻角1 只雙層餐具櫥,東墻放著西式衣帽架。 二樓的前間是魯迅的臥室兼書齋。東面是張鐵床,沿西墻放著大衣柜、茶幾、兩把藤椅和1 只鏡臺,鏡臺上陳設著外國版畫。1 幅海嬰出生后16 日 油畫像掛在靠北墻的五斗櫥的上端。南窗糊著彩色玻璃紙,窗下是書桌,桌上放著文具、煙具和花具。窗邊壁上的日歷維持著原狀:民國25 年10 月19 日,鏡臺上的鬧鐘指針停在凌晨5 時25 分,顯示著魯迅逝世的日期和時間。后間是貯藏室,有1 只瞿秋白留下的紅色破皮板箱,兩邊的木箱盛放著魯迅舉辦版畫展覽時的鏡 框,1 只多層用品櫥,內有魯迅的修書工具、藥品和醫療器皿等各種什物。 三樓前間有陽臺,是海嬰與褓姆的臥室,除一張大床外,室內陳設簡單。后間是客房、放著簡單的臥具、桌椅和書櫥,在這里魯迅掩護過瞿秋白、馮雪峰等共產黨人。魯迅故居內的家具,絕大部分是原物,魯迅逝世后,許廣平遷居淮海中路淮海坊 時曾帶走。1950 年恢復魯迅故居時由許廣平捐贈。 蔣介石故居(東平路9 路) 1927 年 12 月 1 日,蔣介石興宋美齡在上海結婚。蔣介石與宋美齡的世俗婚禮在大華飯店舉行,婚后他們住在亞爾培路(陜西南路)向朋友借的房子里。一個國家元首沒有自己獨立的住宅,這是十分危險的,于是由國民政府出資購進了今東平路一帶的全部洋房,其中宋子文終于在今東平路9 路買下一座較大的花園洋房,作為宋美齡的陪嫁之物。這座英式花園別墅,現為音樂學院附中。1927 年蔣介石在南京執政,經常來上海,這是蔣介石的行宮,提名為愛廬。 張愛玲故居(常德路195 號) 常德路 195 號,一座過去叫做"愛丁頓"現在叫"常德公寓"的意大利式的建筑,已經斑駁,但依舊鶴立雞群。不遠就是聞名上海灘的避風塘風情街和愛玲筆下的電 車場(現也正在被拆掉)。輕輕走近,鼻子就觸到老房子特有的霉味兒,這一團混沌不清的氣息,仿佛還在如泣如訴地回憶著那段令 人心碎的往事。 愛丁頓公寓是張愛玲和姑姑住得最長久的公寓,一九三九年在五十一室,一九四二年以后在六十五室。張愛玲在此完成了小說《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 --第二爐香》、《金鎖記》、《封鎖》、《心經》、《花凋》。此期間還發生的另一段重要的故事,就是張愛玲與胡蘭成相識、相愛到秘密結婚。 北墻上還留著 昔日愛丁頓公寓考究的木質舊信箱,最下面一格 51 號信件箱,放著一份晚報。 51 號,張愛玲的信箱。走上六樓,左手便是張愛玲家的大門。墻上的涂料和門上的油漆雖已剝落,但不掩昔日的豪華。大她 15 歲的胡蘭成第一次拜見張愛玲,按響了這個門鈴后,吃了閉門羹。張愛玲通常不見生人,他只好從門縫下塞進了一張 紙條。當時的出版社、雜志社、電影制片人也常撳響這門鈴,以求得愛玲那些炙手可熱的文字。下面,是萬丈紅塵都做市聲,川流不息;上面,是她的看月亮的陽臺和聽電車回家的窗子。“星沉海底當窗見,雨過河源隔座看”。 張學良公館(皋蘭路一號的花園洋房) 九· 一八事變前后,張學良是個風云人物,但卻扮演了悲劇的角色。1933 年以后他曾三次來上海,有三處寓所。第一次是1933 年3 月,他通電全國下野并準備出 洋考察,隨后從北平來滬,宋子文為他安排住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181 號。就是在這里,他戒去了毒癮。一個月后,他去了歐洲。第二次是1934 年回國, 到滬后先暫住在莫利愛路 (今香山路)2 號洋房里,他的侍衛副官長譚海物色了高乃依路 (今皋蘭路)一號的花園洋房,租了下來。趙一荻 (趙四小姐)也從北平南下住此相伴。不久,張學良出任武昌行營主任,離開上海,而趙四小姐卻常來此小住,因此這一處被人稱為“張學良公館”。 這是一幢三層的花園洋房,毗鄰復興公園,乳白色的外墻,進門處為凸出的二層樓,樓下為過道,西面長方形,樓下南有走廊,第二層有陽臺。主樓面積約800 平方米,樓下有大廳,是當年宴客之所,會客室在二樓,張學良、趙一荻的臥室在三樓,是西班牙式的套房,房內放著一張西班牙式的大床,是按原樣仿制的。房外有 20 平方米的平臺。樓前有一 座大花園,面積約1000 平方米,現名荻苑。園中栽種香樟、雪松、紫藤、玉蘭、金桂、銀桂,草坪是馬尼拉式的,還有可坐幾個人的秋千架等。 孔祥熙公館(多倫路250 號) 建造于1924 年的多倫路250 號是“孔公館”是被稱為舊中國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與宋藹玲的寓所,孔家財大氣粗,這座建筑具有伊斯蘭風格的券柱形式與阿拉伯紋案雕刻,彩色貼面組合的單元式構圖成為它最顯著 的特征。 “該住宅現有市民居住,謝絕入內參觀。”在精美的墻面上,兩行文字說明這里現在已經是民宅。 即便不能入內,這里也是值得一游的——如果您已經參觀了孫中山與蔣介石舊居。畢竟宋家三姊妹可說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姊妹花”,在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 時代,她們選擇的對象使她們的命運與時代相沉浮,甚至可以說改寫過中國的歷史,游歷他們當年生活的地方,不禁會對中國政治歷史與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與慨嘆! 徐志摩故居(延安中路913 弄) 靜安區流淌著老上海的萬種風情,居住環境優美、幽靜高雅,高樓林立,商廈櫛比,賓館云集,交通便捷,科教繁榮,濃郁的人文氣息吸引了不少文人、名人駐足于此。徐志摩故居就在延安中路913 弄。原址已拆遷,目前在這一弄堂口掛牌。原址是一幢三層樓的新式里弄,是上海灘老式石庫門洋房。1929 年3 月29 日, 泰戈爾再次來到上海,曾住在那里。 樓下當中為客堂間,陳設簡單,只作穿堂。新房設在二樓廂房前間。后小間作陸小曼的吸煙室。三樓是志摩的書齋。徐志摩和陸小曼兩人正是在此誕生了鼎鼎大名的《愛眉小札》、《媚軒瑣記》和《小曼日記》等篇。 1931 年10 月底,志摩乘飛機失事,年僅36 歲。 巴金故居(武康路113 號) 武康路 113 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的住宅,也是千萬讀者心目中的文學圣地。1955 年 5 月,巴金遷居武康路寓所。這是他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長久的地方。在這幢 花園洋房里,交織著巴金后半生的悲歡。在這里,他寫成了被海內外思想界、知識界、和文學界公認為“說真話的大書”:《創作回憶錄》、《往事與隨想》、《長夜》、《一雙美麗的眼睛》等譯作及小說。許多巴金研究者、巴金的熱心讀者都關注著這幢“獨立式花園洋房”,認為這里的一切都應該好好保存,讓人們永遠記住,一位文壇巨匠曾在這里長期生活過。巴金一生中最后的日子在上海華東醫院度過。 梅蘭芳故居(思南路87 號) 梅蘭芳故居位于馬斯南路 121 號(今思南路 87 號), 1932 年梅蘭芳從北京遷居上海后就住在這里,一直住到1938 年,1942 年從香港回來后繼續在此居 住,直到抗戰勝利后回到北京。這里是一棟四層西班牙式花園洋房,被稱為“梅華詩屋”。在思南路居住期間,梅蘭芳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戲,來激勵國人的抗日熱情。抗日戰爭爆發后,梅蘭芳罷歌罷舞,息影舞臺。太平洋戰爭爆發,他從此杜門謝客,深居簡出,多次想盡辦法拒絕日本當局和日偽政府的邀請。 馬歇爾公館(太原路160 號) 讀過世界歷史的人,一定知道“馬歇爾計劃”;讀過中國歷史的人,一定知道馬歇爾那段來華。1945 年 12 月 20 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陸總參謀長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來中國,以“調解國共軍事沖突”為名幫助蔣介石加緊部署內戰,住在上海臺拉斯脫路(今太原路160 號)的一幢法國獨立花園式住宅。即現在的馬歇爾公館。別墅的建筑極其優美,由一幢主樓和四幢副樓組成,柔和的土黃和灰粉色,陡坡的四坡屋頂上鋪著青瓦,屋面靠檐口處有五扇拿破侖頭盔似的天窗,屋檐下連續排列著白色的木托架,底層寬敞的門廊用三根古希臘風格的陶立克柱支撐,門廊上方是露天大陽臺,極具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浪漫。單看建筑本身,極具古典浪漫的美感,又因為它涉及了太多的政治風云,憑添了幾分神秘及感傷。直到今天人們還說這優雅的別墅如同馬歇將軍的優雅氣質,使人難忘。 總董官邸(汾陽路79 號) 汾陽路79 號住宅,原是法租界公董局總董(法租界內最高權力者)官邸,建于 1905 年,因為綠色草坪上坐落的白色宮殿造型頗像美國華盛頓的白宮,因此人們稱 之“小白宮”。整個建筑非常強調外形的水平線條,有雪白的墻身,寬闊的半圓形露臺兩側是流線般的合抱式樓梯,一樓有券門,兩邊是愛奧尼式雙柱,門窗及天花 板都有石雕裝飾,整體設計嚴謹而藝術,端莊又不失華麗,代表法國人的權勢,也代表著他們的藝術與浪漫。解放初期,陳毅市長曾住過這里,現在是上海工藝美術學院博物館的所在地。 阮玲玉故居(新閘路 1124 弄9 號——沁園) 上世紀30 年代著名影星阮玲玉,留下“人言可畏”的絕筆,含恨服毒身亡。阮玲玉的名字載入中國電影百年史冊,這個悲劇人物居住、自殺所在地,位于新閘路 1124 弄9 號——沁園,一路行過來,風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白蘭花的香味,讓人隨景生情,一下子回到那蠟黃蠟黃的歲月,遙遠而滄桑。老洋房門前光影迷離, 暗紅色的墻面、油漆斑駁的門窗,讓人想到阮玲玉之死——為了保護了自己心愛的男人,同時也成全了自己完善的人生不受玷污。為些,魯迅先生特意獻上了一篇悼 詞《論人言可畏》。 這幢西班牙式洋房曾是上海灘最高檔的住宅之一,解放后,成為民宅,但也只有3 家住戶。至于能否入內參觀,就要看您的運氣咯^_^ 周璇舊居(華山路枕流公寓六樓) “天涯呀海角,覓呀覓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哎呀哎呀……”周璇的舊居位于海格路(今華山路)枕流公寓六樓。枕流公寓是一幢七層的八字 型英式建筑。公寓大門朝北,與南門貫通,中間為門廳,內有電梯、信箱、服務臺等。在20 世紀30 年代,枕流公寓是上海灘超一流的公寓.有”海上名樓”之 稱。 周璇住的是六樓的一套150 平方米的居室,裝修考究而華麗,鋼窗、檀木地板均為西班牙式的。據一位在公寓里住了 50 多年的老人說,枕流公寓的英文名為 Brookside Apartments。brook,即水流動的小河、小溪,Brookslde Apartment 可直譯作“河邊公寓”或”溪邊公寓”,這座公寓曾住過許多知名人士,而周璇則是最早遷入的,且一住就住了 25 年。沐浴在夕陽余輝中的枕流公寓。就像是一首被記憶突然渲染起的歲月之歌,灰色的墻面、嫩綠色的植物,如同一道道生命的痕跡。即便沒有感受,沒有追憶,但只要有電影,那么屬于上海灘老明星們的那份記憶往事,就永遠不會老。 黃炎培故居 豐子愷故居 蔡元培故居 郭沫若寓所 丁香花園---李鴻章寓所 張聞天故居 瞿秋白故居 陳云故居 劉海粟故居 王一亭故居 周公館 龍華烈士陵園:龍華路2887 號 上海宋慶齡陵園:宋園路21 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于1981 年5 月29 日在北京逝世,其骨灰葬在上海她的父母墓地的東側,1984 年命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陵園”。整個園區有甬道紀念碑,紀念廣場,宋慶齡雕像,墓地,陳列室等部分組成。甬道紀念碑上有鄧小平題寫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宋慶齡同志永垂不朽”30 個大字。這里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長寧區名人故居簡介:由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整理的名人故居欄目,將與您一起探訪名人的足跡。 傅雷舊居位于江蘇路 284 弄(安定坊)5 號。安定坊 1936 年前后建成,系假三層西班牙式花園住宅,共5 幢18 個單元,為聯體式分組建筑,每戶均有花園。 史良舊居武定西路 1359 號,是一幢磚木結構三層歐式花園住宅,與西側住宅相連,為聯體的對稱形式建筑,南立面有外廊,上挑出陽臺(現改建)。入口開在山墻外。水泥粉刷外墻,紅瓦坡頂屋面。抗戰勝利后,史良在此居住。 賀綠汀舊居位于泰安路 76 弄(亦村)4 號,為成片小型獨立花園住宅之一。亦村建筑結構精巧堅固,煤衛設備齊全,周圍環境幽靜。 周谷城舊居位于泰安路 115 弄 6 號。泰安路 115 弄花園住宅系德國外僑于 1912 至 1936 年建造的英國古典式和西班牙式假三層住宅。由黃邁士設計,共 3 排 8 幢,立面部分木架構外露,凸窗,挑出小陽臺。周谷城舊居為西班牙式。 沈鈞儒舊居位于愚園新村的弄堂西側第一排,建筑為假四層聯列式磚木結構住宅,坡頂平瓦屋面,清水墻,青紅磚相間。

              浦東新區川沙鎮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川沙好玩的地方有:川沙公園、黃炎培故居、金楓公園、慶云寺、游龍石文化科普館等等。

              川沙公園是一座江南古典式園林。1983年籌建,1985年12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時值投資151萬元,占地3.5公頃。隨著浦東的開發開放,1991年縣府領導發動全縣企業單位和個人集資1700萬元擴建川沙公園,征地20多畝,增建現代化游樂場,建造江南明珠鶴鳴樓,擴建工程兩年,游樂場1992年6月1日開放。鶴鳴樓1993年6月6日開放。

              黃炎培故居,在上海浦東新區川沙鎮新川路218號。原為江蘇省川沙廳城王前街"內史第",清咸豐九年(1859年)舉人、內閣中書沈樹鏞的住宅。黃炎培故居在第三進內宅樓。占地面積306平方米,建筑面積480平方米,坐北朝南,兩層磚木結構院落。1992年6月,被批準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上海游龍石文化科普館是中國國內首家以石文化為主題的科普旅游景點,于2011年9月隆重開館。這是上海一家系統展現石文化科普知識展館。上海游龍石文化科普館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鎮黃樓鎮新春村20號,臨近上海迪士尼樂園,距離地鐵二號線川沙站只有兩至三公里路程。

              上海黃炎培故居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